鄉村微工廠 振興新動能——杜集區朔里鎮為強村富民配上“金鑰匙”
2023-04-12 10:12:27 來源:淮北日報 評論:0 點擊:
為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鄉村振興中的引領作用,2022年4月,徐樓村以“黨支部+微工廠”的方式,對村部舊房進行改造,建成近400平方米的廠房,創辦了以生產玩具和出口歐美的季節性禮品為主的勞動密集型微工廠,安置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增加村民收入。在這個微工廠,記者看到有的工人把裁剪好的玩具面料用縫紉機拼接成型,有的向玩具內充氣檢測是否漏氣,很快一個個戴著小紅帽的卡通鱷魚充氣玩具立在地板上。經檢測后把玩具放氣一一打包,最后成品用貨車運走交貨。整個生產和包裝過程較為簡單,村民很快就能掌握技巧。
徐樓村黨支部書記劉輝介紹,徐樓村缺乏區位和資源優勢。在鄉村振興發展過程中,村“兩委”立足本村實際,決定建立這個微工廠,拓寬村民增收渠道,壯大集體經濟。工廠訂單多時,最多有100多名村民在此上班,且多為年齡偏大的婦女。村“兩委”委員胡嬌嬌是這個微工廠的負責人,她說工廠會根據村民具體情況安排合適的崗位,稍年輕一點的村民經過簡單培訓后可以從事縫紉等技術工種,每月能掙到3000多元;年齡偏大的村民可以做包裝工作,按件計資,多勞多得,甚至不少老年人吃了飯后沒事時就會來到工廠,僅需把玩具裝進塑料袋,一個月就能掙到近2000元。33歲的村民韓瓊是縫紉工,她一邊熟練工作一邊說:“像我這樣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的,不能出去打工掙錢?,F在在這里上班,不影響干家里農活,還能照顧家人,不出村一個月掙3000多塊錢。”
微工廠的建成運行,不僅解決了村民的就業問題,還壯大了村集體經濟。據介紹,2022年徐樓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超過120萬元。集體經濟收入多了,村里有了更多資金惠及民生,除了為困難村民發放補助外,還整修了一條2500米的道路,方便村民出行。另外,工廠中有不少人是婆媳和妯娌關系,更多的是鄰里關系。村民們聚在一起工作,閑下來時聊聊天,有什么家庭矛盾和鄰里糾紛,大家當面說開。交流中大家自覺移風易俗,倡導良好家風,家庭和鄰里關系更加和諧,鄉風更加文明。目前徐樓村正規劃將原來廢棄的舊校舍重新利用,改造成1400平方米的廠房,以安置更多的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記者 馮冬梅 通訊員 張艷)
相關熱詞搜索:
上一篇:石臺鎮: 小小微信群 暖心大舞臺
下一篇:“煙火氣”里飄出“文明味”
